中国新经济观察网,欢迎您!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地方分站 [切换城市]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名院名医

刘爱华:刀尖上的“舞者”

2019.12.04 来源:中国新经济观察

------记著名神经介入专家、北京天坛医院刘爱华教授

文/冰洋 本刊副总编辑 金惠 

【名医简介】



刘爱华,男,湖南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中心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PI;从事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临床与基础研究20余年,擅长处理出血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重病人的急性期抢救与微创介入治疗、难治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与复合杂交手术介入治疗,是临床、科研、教学均衡发展的医学专家与学科骨干;系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兼生物医药处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委会常务理事、国家卫计委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曾荣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中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人物、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人才、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卫生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等;入选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中央企业青联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脑血管病相关研究先后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12项,获得专利4项,主编出版专著1部,培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名;曾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多篇(刊登在Stroke等国际权威期刊SCI论文61篇,影响因子超过100分。)

2018年10月27日,中国上海,OCIN2018第十八届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在这里举行。

这是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一次盛会。大咖云集,群英盛会。众多专家学者在这里交流国际最新学术进展,传递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知识,见证世界脑血管病发展。

北京天坛医院刘爱华教授演讲的《基底动脉闭塞——刀尖上的舞蹈》,吸引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刘爱华讲解了基底动脉闭塞的理想条件,指出了密网支架是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最后选择,随后详细分析了疑难病例。

专业独到的见解,流畅精彩的演讲,自信从容的风度,赢得了阵阵掌声。

从风华正茂到步入中年,刘爱华已经在医学之路探索了20多个春秋。在临床一线,他医治了无数的病重患者,并潜心脑血管介入的研究,突破了多项医学难题,获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奖,被人们称作“刀尖上的舞者”“生命中枢的守护神”。他以妙手仁心守卫着“生命禁区”,敢于攀登,勇于探索,甘于为民,谱写了一曲为民立命、为天地立心的生命凯歌。

 

医学之路的“攀登者”


1974年12月,刘爱华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的家庭。贫困的生活的磨砺了执著的性格。读高中时,成绩优异的他,理想是考入清华大学。然而,一场重大的家中变故,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高三那年,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的父亲,因患肝癌不幸病逝。痛不欲生的刘爱华,顿感命运的无情。那时候,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也就从那时起,他决定放弃报考清华大学,而是报考医科大学,他希望用自己的专业救治像父亲一样的病人。

从此,刘爱华在医学之路上,开始了艰辛而又不懈的攀登。本科毕业报考硕士研究生,刘爱华起初的志向是骨科,但命运之神却把他安排到了神经科。

神经科是一门尖端、复杂的学科,其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稍有不慎,患者不是死亡就是残疾。刘爱华那颗年轻而又火热的心里,装满了对医学的追寻,对未来的期待。带着对生命的敬重之情、对医学的敬畏之心,他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

脑血管病一直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一路攀升,给这个领域的医生和从业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而且,脑血管病一般发病急、预后差,致死、致残率高,对于部分预防意识差的人群,不能够及时控制脑血管病发生的因素,发病后也不能及时干预,往往预后很差。这也成为刘爱华选择了富有挑战的脑血管病作为自己的专业的原因之一。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爱华看到了北京天坛医院吴中学教授做的一台脑动脉溜介入手术。当时,那台手术没有神经外科常见的血腥场面,手术的时间也非常短,病人只住院三天就出院了。当时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是一项在世界范围内刚刚兴起的最新治疗技术。

这个场景让刘爱华印象极为深刻。以致许多年后,他时常想起那个场景,想起病人出院时那欣慰的表情。后来,他进一步查阅文献得知,神经介入技术不仅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能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这让他体会到医学的价值,也下定决心,要用全部的身心专注的去学习研究这门技术。

当刘爱华以优异的成绩硕士毕业的时候,有几家省级的三甲医院,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去工作。然而,心有所属的刘爱华依然放弃了到省级医院工作的机会,而是报考了录取机会十分渺茫的中国神经外科医学的殿堂——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临床博士。

天坛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以神经科为重点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其神经介入中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神经介入中心,是国内最早建立的专门治疗脑与脊髓血管性疾病的介入专科病房。神经介入中心依托天坛医院强大的神经科学平台,与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影像科开展了长期密切的合作,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疾病治疗的流程,使脑血管患者在中心能得到一站式诊疗。

让刘爱华没想到的是,他不仅通过了严格的考试,迈入了这座神圣的“殿堂”,而且,还如愿以偿的师从中国神经介入开拓专家吴中学教授。

记得吴中学教授面试他时说,做神经介入会“吃”很多X射线,对医生身体可能会有较大的损伤,很多人会吃不消,无法坚持下去。刘爱华的回答是,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我愿意承受这份代价。

选择神经介入专业,刘爱华开始了在这个领域迈开了奋力攀登的脚步。在图书馆,在实验室,在各种讲座场合,处处都能见到他苦读和求知的身影。

此后,刘爱华在吴中学教授门下度过三年的博士生涯,毕业时因成绩优异,留在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

人们对脑部手术往往胆战心惊,因为脑部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关系密切,解剖复杂、风险大、死亡率高,许多医生也对此望而生畏。但刘爱华凭着自己的心细和执着的韧劲,用手中的手术刀,在那条荆棘密布、险象环生的大脑神经血脉之路上,“舞”出了精彩的人生。

在高手如林的天坛医院,刘爱华不仅学到了最前沿的神经介入技术,而且追随医学界的“学术巨将”步步攀登,逐步成了一名治学严谨的学者。

北京天坛医院是脑血管病领域大师云集的医学中心,有王忠诚院士、赵继宗院士、王拥军院长、王硕主任与吴中学教授等国内医学大家。刘爱华从赵继宗院士、王拥军院长身上学会了“挤时间”学习研究;从吴中学教授身上明白了为了心中的目标,不管多难都要完成。这些大师们的正面激励,时刻鞭策着刘爱华。

“我还陪王忠诚院士、赵继宗院士和王硕主任委员等‘大家’出过诊。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学术巨匠,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刘爱华说。这些大师们的严谨和刻苦,努力和善于利用时间,都让刘爱华受益匪浅。

众所周知,相比其他专业,医学是大学里面最为辛苦的一门专业。但在读博士的几年里,刘爱华从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为解决医学难题,他甚至有时连续好几天都不能回家,继而造成了身体的疲劳透支和家庭的严重不睦,但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王拥军院长曾将医生分为三个层次:合格的医生、优秀的医生和卓越的医生。“经过自己近二十年的努力,现在我勉强可以说是一名优秀的医生,但离卓越还很遥远,但是会向卓越看齐。”刘爱华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对自己的期望。

岁月悠悠,当年的青葱少年,而今已成长为脑血管神经介入领域的著名专家。刘爱华说:“ 能为脑血管介入治疗做出一点贡献,为患者出一点力,这让我深感自豪,我希望我一直从事这种有意义的事情,以后我也将一直专注做脑血管病的微创介入治疗。”

刘爱华是一位执著的“攀登者”。在这条风雨兼程的医学之路上,他无怨无悔,努力攀登。


创新之路的“探索者”


脑血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危及生命的“第一杀手”。因而,大脑是人体中最重要、最精密的器官。这里也被人称为“生命禁区”。

神经介入科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兴学科。它是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影像科、介入科这几个科的边缘交叉的一个新的亚专业,是近20年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神经介入主要是依赖于医学影像的进步,核磁、CT、MRI技术的进步,材料学进步。这个学科与传统开颅的大创伤的治疗不同,是微创的治疗。这种治疗,使治疗变得更安全,也使治疗变得更容易接受。

有一年,刘爱华到国外参观学习时看到,动脉瘤如果开颅夹闭需要铣开很大的骨瓣,手术创伤较大,住院时间长。但是,如果采用微创介入治疗,大部分病人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床自由活动了,第二天病情稳定,第三天就出院了。这极大的提升了刘爱华从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信心。

刘爱华从1995年开始当医生,起初是大外科,随后转到脑外科,做“有成就感”的开颅手术。然而,在经历了一些患者后,刘爱华开始转做脑血管介入治疗的研究,他说:“以前患者头发剃了,开颅,手术很大,危险性很高,特别是对于女性患者来讲从心里上难以接受。尤其是选择开颅,可能对患者的创伤恢复期是1个月,半年、甚至一二年,而介入治疗对患者的损伤是最小的,术后三天大部分就能恢复正常生活”。

虽然知道做介入对医生身体会造成辐射损伤,但刘爱华还是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微创是必然趋势,我愿意融入到医学前沿去。”

当时,介入治疗发展之初,器材不够完备,简陋的条件、粗犷的操作方式以及“只要能治疗就是一个进步”,彼时介入的好处是“不能治的病用介入可以治了”。但刘爱华坚信,微创介入,必将成为脑血管治疗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神经介入要与人体最精密、最复杂的器官大脑打交道。神经介入医学又称为介入神经放射性、血管内神经外科。借助血管造影,神经介入医生在X线透视下,一边观察屏幕上迂曲、密集的血管走向,一边在距离大脑1米多的大腿股动脉操控导管,将导管顺着血管准确送达大脑病变处。病变血管狭窄、迂曲,动作稍大就会穿破血管,所以操作要特别精细。而有了微创技术后,很多疾病不再需要复杂的开颅手术即可治疗。打个比方,就如同晚上打仗,戴个夜视镜,看得清楚前面敌人在哪里,这样才更精准、更准确,而且更有效。

大脑是人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是人体的“司令部”,结构复杂、分区精细,稍有损伤,轻则功能缺失,重则危及生命。虽然大脑重量只有1000多克,但血管密布、神经众多,每个部位都与人体各器官紧密相联。大脑被包裹在颅骨内,又是人体最脆弱的部分,缺血、缺氧5分钟就会导致人残疾甚至死亡。在颅内做手术,手术刀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毫米的移动,都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因而,这样的手术常常被喻为“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神经介入从最早使用冠脉支架治疗,到现在的血流导向装置,从之前的GLUBRAN胶到现在的Onyx,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中都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刘爱华说:“最近两年最大的进展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DAWN试验研究结果证实,在严格选择病人条件下,在24小时内行介入治疗仍然有效,这就从之前的6小时救治时间窗已经延展到了24小时,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从世界范围看,神经介入已经成为脑血管病治疗的大势。以法国为例,在法国比较大的血管疾病治疗中心,脑血管病尤其是出血性的动脉瘤等,90%以上都选择介入治疗。“虽然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目前在国内外发展地如火如荼,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规范化,如何才能将术中并发症降到最低,学科发展需要速度更需要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患者得到最优化的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造福群众。”刘爱华说。

2018年起,天坛医院缺血性脑血管与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病区合并形成新的神经介入中心,在缪中荣主任指导下,刘爱华也开展了脑血管急性闭塞的溶栓与取栓治疗、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工作,科研上也开始关注脑大血管急性闭塞动脉与脑血管狭窄的影像学综合评估。

在人体神经系统上开展手术,如同在钢丝上跳舞,需要极其高超的医术。作为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团队核心成员,每年完成脑血管病介入手术多达几千例。仅2019年,截止到10月底就达1400多例。其中,由刘爱华本人完成脑血管介入治疗每年就达500多例,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其中,脑动脉瘤的治疗成功率高达95%。刘爱华擅长脑动脉瘤的微创介入栓塞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救与微创治疗、未破裂脑动脉瘤的风险评估与处理策略以及脑血管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

但是,做手术仅仅是神经介入工作的冰山一角,在这个新兴学科领域,需要探索的实在太多。刘爱华重点关注方向有三:一是对复杂动脉瘤的新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他希望通过比对哪些技术更好、哪种技术更适合谁,为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制订指南或规范提供依据。二是对未破裂动脉瘤,从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等角度,评估其自然破裂风险,对高破裂风险患者积极介入治疗,对低风险患者进行严密医学观察。刘爱华关注的重点是通过筛查制订手术选择标准。具体内容包括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机制研究,通过权衡动脉瘤的自然风险和手术风险,再进行决策是不是该进行手术治疗。三是对脑血管畸形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以及联合治疗的探索。

近几年,刘爱华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子课题)、京津冀协同创新重点推动项目、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2项,进行了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栓塞治疗规范化以及普及推广研究、脑动脉瘤影像学评估预测与临床新技术应用、动脉瘤与脑血管畸形破裂风险的临床预警研究与血流动力学评估预测,参加国产化脑血管病介入栓塞材料研发。其中,“脑动脉瘤介入治疗”获得2009年全国医药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获得2011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循环脑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研究”获得2013年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证书。

除了参与天坛医院的很多课题之外,刘爱华还与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联合攻关,研制可降解的金属支架。目前,这一研究即将进入动物实验阶段,一旦取得成功将对大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此外,刘爱华还参与了脑动静脉瘘的科研攻关。“动静脉瘘介入治疗不是我们最先开展的,但天坛医院神经介入团队的贡献是显著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我读博士时,最初的成功率不到15%,这15%里面还包括了多次治疗的病例,但现在的一次性治愈率超过90%。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近十年来做了1000余例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可以说在国内甚至世界可能是单中心数量最多的。”同时,天坛医院神经介入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经眶穿刺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静脉入路ONYX胶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科研攻关,他参与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唯有创新才有发展。然而,创新往往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2008年,一位来自广西的年轻女性患者,因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在四处求医无门的情况下,来到北京天坛医院。患者的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基底动脉则是整个脑部供血最关键的血管,下面就是生命中枢“脑干”,同时患者动脉瘤体积又特别巨大。“患者的脑干挤压得像张纸一样。”刘爱华说,常规的手术方式都已经没有治疗的条件,天坛医院李佑祥教授和杨新健教授对患者全面评估并做详细预案,最终通过基底动脉闭塞术为患者进行了治疗。“闭塞基底动脉,让动脉瘤失去供血的基础,并且患者其它的血管有代偿能力,从而使其被成功救治。但同时这种治疗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争议,至今还有部分专家持不同意见。因为一般来说,对于基底动脉而言,缺血的风险要高于出血。但这种治疗方式我们开展了20多例,只有一例死亡2例较重并发症而重残,这种治疗对于濒临死亡的巨大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总体疗效好的。” 他说,“有的病人来的时候已经用了40多天呼吸机,但手术后恢复非常好,尤其是年轻的病人,代偿能力强。不少患者手术后我们都认为会死亡至少会留下很大的后遗症,但他们竟然奇迹般地完全恢复了。”

“尽管这只是个案,但作为医生能够在一个重要的关键点给患者一个积极的方案,有时也能柳暗花明,我想这就是做医生的意义。”刘爱华说。

急诊破裂动脉瘤的“绿色通道”模式,有利于提升动脉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在这个过程中,刘爱华一直参与其中,并深感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普及绿色通道非常有必要。他还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技术的进步对于神经介入治疗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以前对颅内动脉瘤是以栓塞为主,现在有了密网支架和覆膜支架,就可以不用栓塞了。

新密网支架Nuva(女娲)治疗颅内动脉瘤,类似女娲补天之功效;女娲作为女性代表,也暗示了这款密网支架的优异柔顺性等特点。刘爱华与首席专家李佑祥教授在2019年7月24日使用Nuva新密网支架(4.5 mm*25 mm)成功治疗一例颅内多发动脉瘤,这是全球临床应用的第一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于三天后出院回家。

这种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是一种高金属表面覆盖率支架,不必进入动脉瘤腔内,是将密网支架置于载瘤动脉内,实现对载瘤动脉的血流动力学重建,诱发动脉瘤内自发性血栓形成,并通过动脉瘤颈表面的新生血管内膜使血管腔内表面重新塑形,最终达到治愈动脉瘤的目的,是脑动脉瘤治愈的又一利器。

有奋斗就付出,有探索就有收获。刘爱华先后获得“中国医药科技创新人物”“ 全国脑动脉瘤病例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北京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栋梁人才” “王忠诚医学奖励基金一等奖获得者”“天坛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等。他是国家973、863与自然科学基金等脑血管疾病科研项目评审专家,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审稿专家、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高级会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北京市医学会会员。目前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在SCI收录以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6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达26篇。

未来的神经介入,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是一个共享的时代,中国医生的临床科研思维已经觉醒。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绝对会在这个领域占领重要一席之位。

刘爱华是一位勇敢的“探索者”。在这条布满荆棘的创新之路上,他竭尽全力,砥砺前行。


人民生命的“守护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悬壶济世,妙手神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刘爱华教授微信主页的个人签名。

这样的签名,不仅反映了他的远大的志向,更是对自己时刻的鞭策与警醒。

刘爱华立志“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从医20多年来,刘爱华以一颗赤诚之心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以精湛的医术、医者的仁心,在最细微的神经间“轻盈起舞”。

一位来自山东莱阳市的老太太,今年7月份左额叶出血,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稳定以后,没有找到出血原因。后来,其女儿从网上看到天坛医院是神经外科医院,于是转到北京治疗。当时看病没有头绪,挂号以后就排队等候住院。但是,家人很担心老太太第二次出血,内心很着急。其女儿在网上找到了刘爱华,并述说了病情。刘爱华看他们是外地的患者,而且也着急治疗,很热情地帮助他们,并尽快安排了住院。住院第三天,刘爱华就给老太太做了全脑血管照影,发现是有个小血管瘤,并安排手术,手术非常成功。老太太回家后去老家医院买药,医生们都不相信,治疗得这么好。

手术刀如同“武器”,白大褂犹如“战袍”。而刘爱华要做的是勇闯“生命禁区”,与时间赛跑。尽管这个“战场”难度高、时间长、风险大,但刘爱华带领团队用精湛的医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王女士在手术台上,脑部的巨大动脉瘤顶部已经开始“冒血”。“要是再晚一点,血一出,必死无疑,”刘爱华回忆这位让他印象深刻的病人,漏诊让她病情被耽误了两年。两年前,王女士因为眼睛凸起、眼睑下垂四处求医,眼科、耳鼻喉科看了个遍,治疗两年毫无起色。一个偶然机会,做了头颅核磁共振,才发现原来头部有一个30毫米的超巨大动脉瘤。“这个病人不能等,进来后就安排了手术,”刘爱华说,手术后病彻底治好了,但遗憾的是在这之前,眼睛已经因为压迫失明了,“医疗需要科普,需要互动,需要发散思维,不要仅限于专科的视角。”

上医治未病,优秀的医生不仅能够治愈疾病,而且能够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医生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手术台,更体现在预防筛查、临床科研、流程改进、器械研发、医疗规范乃至科普扶贫、培训学习等各个方面。通过科研发现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以治愈疾病,同时将最先进的治疗技术推广至广大基层医院,一直是刘爱华科研工作最想做的两件事。这些年,刘爱华参加了大量的科普教育和扶贫工作,先后在山西、湖南等革命老区,以及西藏、新疆、青海等边远省区都进行了医疗方面的帮扶。刘爱华说,他愿意身体力行缩小边远地区与大城市的医疗差距,努力提高国内基层医院临床医师的治疗水平,让普通老百姓能够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刘爱华坦言,在北京天坛医院这个国内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工作,既感到欣慰也倍感压力,欣慰来自有一个很好的平台,自己热爱脑血管病这个领域,能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脑血管病的诊治技术不断提高,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压力自来医学的严谨与生命的神圣,作为一名脑血管病的医生,病魔变化的无常,病人托付生命的信, 我会永远铭记救死扶伤的誓言,尽最大努力做一名优秀的脑血管病专科大夫。刘爱华说出了最大的心愿:“唯愿天下病士展欢颜,不枉万千医者苦磨练。”

刘爱华是人民生命的“守护者”。在这条守卫生命的为民之路上,他守望初心,全心全意。 

古人云:“大医精诚,厚德载物。精者,医术高明;诚者,医德高尚。”我想,这是对刘爱华教授最好的诠释。

医学之路曲折漫长,创新之路永无止境,为民之路永不懈怠,而刘爱华的脚步不曾停滞,他的探索不曾停顿,他的追求不曾停歇……

(责编:正义至上)

名家书画

地方分站

合作伙伴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中国经济新闻网 ·中国精英网 ·经济观察网 ·快消在线 ·奢侈品之星 ·品牌形象设计
商业合作 |分站加盟 |豁免条款 |联系我们 |关于新经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