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经济观察网,欢迎您!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地方分站 [切换城市]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地方瞭望

三门峡:仰韶文化 穿越古今

2015.06.02 来源:中国新经济观察


大河汤汤,崤函巍巍。
  “黄河明珠”三门峡,位于河南省最西端。这里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圣地,仰韶、庙底沟、北阳平……闪耀在母亲河畔,在三门峡的片片阡陌田野中绵延数万里、纵横数千年,开创早期中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
  仰韶文化是“早期中国”和华夏文明的母体文化,其绚丽多姿的彩陶花纹开启了华夏族群浩荡洪流的先河。
  仰韶文化,因在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被发现而得名。


三门峡交通区域图


仰韶文化 辉映千古

仰韶文化诞生在公元前3000-5000年,以其分布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而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它的发现让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找到了源头。

仰韶文化遗址从发现至今90多年,共经过三次发掘。发生在新石器时期、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不仅是汉民族“通向远古文明的窗口”,而且其彩陶艺术开了我国彩绘艺术的先河,见证了中国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变,其文化之光照耀并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思维与表达。  

仰韶文化的发现,也使得文化积淀厚重的三门峡及渑池县仰韶村因此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沉醉于此,并动情地说:“仰韶文化的发现,就是我们民族童年的歌声,使一个壮士重新站立在地球上。”




文化遗产保护 永远在路上

2011年,仰韶文化发现90周年之际,这座投资5000万元,占地43亩的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吸引着海内外络绎不绝的游客惊艳的目光。这座全国最大的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只是渑池县10年内投资3亿元建设仰韶文化产业园的一部分,也是三门峡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缩影。

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说:“历史文化是我们传承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市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积极探索如何保护利用仰韶文化遗址,全方位、立体化地推介仰韶文化品牌,使之成为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仰韶文化博物馆正式投入使用。在陈展理念上,打破了传统遗址类博物馆的局限,完整系统地展示了仰韶文化发现以来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仰韶文化的类型分布和仰韶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文化艺术成就,突出和强化了仰韶村遗址在中国考古学领域的地位。

据统计,自仰韶博物馆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150余万人。花期以来,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3000多人,半年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达20万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博士说,“仰韶村遗址的开创保护模式在全国首屈一指,值得其他遗址学习。”

2014年以来,仰韶文化博物馆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启动,制作了《仰韶文化博物馆景点提升规划》,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对仰韶文化这一人类文化瑰宝的保护,三门峡人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永远在路上……






“仰韶”品牌 诠释文化力量

仰韶村一如豫西的其他村庄般依然古朴,但“仰韶”这个词却火爆异常,“仰韶”这块“金字招牌”,生动诠释着文化的力量。

近年,渑池县强力实施“文化育县”战略,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对接,探索出一条双赢之路。

全县以仰韶为商标的共有140个,涉及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25大类。仰韶彩陶、仰韶石艺、仰韶贡米、仰韶贡饼、仰韶酒、仰韶油茶、仰韶大杏、仰韶老土布等一系列名优产品令人眼花缭乱,渑池文化产业园芬芳四溢,相关企业、门店700余家。

仰韶文化传承人杨拴朝最早成立仰韶彩陶坊,做彩陶仿制工艺,使仰韶彩陶从尘封的历史步入现代,开发出5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年产10余万件,是当今全国最大的彩陶生产基地之一。在2011年的仰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杨拴朝作为大会惟一一名非专家学者,提出“庙底沟类型彩陶上的‘不规则圆点纹’为先民特意所按的指印”的观点,在专家、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并达成共识。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充分肯定这一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以后的美术考古开拓了新的思路。杨拴朝说:“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传播仰韶文化的使命感支撑着我。”

2009年至今,参加了中国·东盟(南宁)国际教育博览会暨第十三届南宁国际学生用品交易会、瑞典和瑞士进行文化交流考察活动、巴黎到伦敦举办“仰韶文化欧洲行”等一系列活动。并受到了韩国安东市政府、韩国东亚大学、台湾等地邀请。(李罡 整理)

名家书画

地方分站

合作伙伴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中国经济新闻网 ·中国精英网 ·经济观察网 ·快消在线 ·奢侈品之星 ·品牌形象设计
商业合作 |分站加盟 |豁免条款 |联系我们 |关于新经济观察